发表于2014-11-25 21:56 作者:凝渊
甲午年初冬,农历十月初一,恰逢晋商商会造访当阳光彩,有幸陪同一睹晋商风采,快哉。余观乎举国之商会,精诚合作如晋商者,儒雅大方如晋商者,素质之高如晋商者,少矣。本心向往矣,更甚者,偶遇同龄数人,贾届新贵,蒸蒸日上,然其不骄不躁,潜心钻研有术。再观吾等,不免惭愧。邻座有女,唤卓珺者,九零后生人,闭月之貌,八斗高才。与之相谈甚欢,不能喻之于怀,遂属文记之。----序
以笔者的文言水平,大抵也只写得出《序》中数字,但情怀自然是这几个字不能所表达的,再以白话续之,有些不伦不类了。
至光彩工作数月,作为一个毕业生,得职场前辈拨点,获益匪浅。但酒桌上的应酬至今尚有些怯场,关在屋里写文章的时候多了,便偏执的认为酒桌上难得益友,就更加没有潜心去研究过酒桌文化了。所以落座于美女之侧,是颇有些慌乱的,能够出现在晋商商会里面的人,自然不会太逊。特别是女人,必然是女强人了,而我生平最怕,最搞不定的也就是女强人,我倒有些后悔坐在这里了。
一是语塞便只好沉默,低头吃饭之际,美女突然问起当阳的历史人文风情,虽然不是当阳人,但对于当阳总算有一个肤浅的了解,子龙关公,漳河玉泉能介绍一二,也不至于冷了场,便一一作答。几番交流,美女并无我所臆断的强势,反倒显得很亲切,借着介绍当阳风土人情的机会,打开了话匣。而我这个人,要么不开口,要么是停不下来的,这样一来倒也聊得热闹了。听闻美女姓王名卓珺,这让我突然脑海里飘过王昭君与卓文君二人之名,今观卓珺,竟是美貌不输卓文君,气度不输王昭君的巾帼了。特别是听闻她是九零后颇有几分吃惊,当然更多的是惭愧。同为九零后,卓珺早已事业有成,声名在外,而我还在为了生存奔波。当然更为难得的是,作为在这个浮躁年代的一代人,卓珺能潜心与历史文化的研究,沉浸与品茶论道的深远,热衷于古玩玉器的收藏,如此种种早九零后中实属难得。一顿午饭的时间很短暂,但于我而言收获颇丰,因为卓珺带给了我太多震撼与思考。
于益友而言,相识无须太久自可一见如故。自以为我与卓珺大抵是如此,当然作为当前的自己不免被人笑作有些攀附之嫌,但我想到我与卓珺谈论时所说最多的词“爱好”。我与她是因为工作坐到了一起,但却是因为爱好谈到到了一块儿,从这一次层面上讲坐而论道我们自是平等的。茶道古玩我等屌丝无心也无机会接触,但作为穷酸文人历史文化,名胜古迹自然都是略有耳闻,便也能与卓珺牵强附会个同道中人。故这一天半日的相处,竟也有几分惺惺相惜的难舍了。工作之后,我是习惯把工作生活泾渭分明的,但于卓珺而言我倒纠结了,但心底里我是乐意把她当做生活里的挚友的,是抽得闲暇能相谈甚欢的知交。
此次晋商之行,于我而言的收获颇丰,并非客户数量的累积和未来提成的增加,我没有视金钱名利为粪土的资格。但我更看重交什么样的朋友,能学什么样的东西。当然带给我震撼的还有九二年帅气阳光的郭振兴,九零年硕士在读的文艺大师魏鹏,我并不想称他们为某总,因为作为朋友金钱和地位都是虚妄的,交心为上。
送君千里终一别,看着载着卓珺一行的大巴远去消失在雨帘之中,卓珺车窗边挥手的样子在记忆定格。这样的别离,没有伤悲,只有对生活无尽的希望和对缘分无尽的感激。也盼早日再聚首,把酒言欢黄昏后。
附:打油填词一首,格律难分,略抒心意
蝶恋花赠卓珺
凭栏赏雨橱窗瘦
冷冷雨声
雨帘车欲行
冬寒庭院花已静
相见别离玲珑影
挥手笑颜颜如玉
云定风停
回眸意难宁
千波流转铭于心
听雨又盼逢卓珺
字数:1389 人气:1715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