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文学

人性——济南七亩园文学沙龙活动议题

发表于2025-05-15 10:38  作者:王霁良


朱多锦:
  今天大家聚到一起,谈谈人性,不管是信仰、历史、命运还是使命,我们讨论的都是一些永恒性的主题。这些大主题切入到个人最终还是人性。文学、政治、法律等等,都是关于人性的,都是从人自身出发。朱多锦谈到孔子“人之初,性本善”,谈到荀子“人之初,性本恶”。他自己觉得,人性无所谓善恶,应该是“人之初,性本性”。从根本上讲,人性就是欲。
  今天是一个纵欲的时代,纵欲就是灾难,历代帝王无不如此。现在,高官的腐败常常都是纵欲的结果。纵欲对民族来说是灾难,对个人来说就是毁灭。在我看来,人性有三点:1、人之初,性本性;2、性就是欲;3、既不能纵欲也不能禁欲,只能节欲。人性是有变异的,因为社会不平等,社会有等级,像商鞅、苏秦、张仪、孔子都是依附于统治阶级的,也就是说,他们炮制的东西都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

张清津:
  人性存在先天与后天的差别。朱老师的“人之初,性本性”很好。我认为人性还是后天的多,先天的少。制度分为正式制度(法律、企业的组织方式等)和非正式制度(道德、文化、宗教等)。中外很多差异都是制度的结果,中国的人情社会更是如此。中国的制度成本就很高,像法院、公安、警察等等都是成本。
  我们国家正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传统非流动性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很熟,道德很管用;现在的流动性社会,人与人之间很陌生,道德不怎么管用了。

王霁良:
  我想从生命个体上谈谈人性,人是理性和非理性的结合体,不懂人性,就很容易吃人性的亏,一个人在社会上打拼,想争取成功,本来是合情合理的行为,但不少人的成功,甚至大多数人的成功是不择手段的,很无耻,树一个塑像就要踩着一个宽宽的底座。人的潜意识是人的本我,正常人的表现都是超我,是被支配的。人的本性追求无约束便会在某些方面膨胀发展,所以必须有驱动和制动,如果没有了制动,就会导致欲望无休止的膨胀。毕竟只存在人性的世界无法向善,人生本身的积垢不能自除,人必须内在的服从于某一种高于一般自我的东西。萨特所谓“他人即地狱”,人性复杂多面、难以琢磨,人性的光辉大都难体现,真正寻找人的难度太大了。

张志云:
  朱老师说的“人之初,性本性”,比较好理解,孔子讲“人之初,性本善”,理念上讲不能再前进了,没有向善的空间或者说到顶了,一个人长大变恶,就会仇视社会,因为他生下来原本是“善”的,是社会这个大染缸污染了他,让他变坏了。当今社会人性差,和工业文明物质主义至上,和全民经商都有关系,好多民间借贷公司、催债公司堂而皇之地打广告,用的都是一些地痞流氓。我就想问一问,我们还能不能回到古代的道德水准?

魏东建:
  张志云先生说的回到古代的道德水准,是不大可能了,人性从道德水准无法判断,所谓道德不过是自己和自己内心签的一个契约,几乎没有标准。
  人性就是人的本性,所以要探究人性,我们就要先分析人的来处与归处。人从动物中脱颖而出而成为人,人性的内容也包括动物性、兽性和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
  至于人的归处呢?人类要发展,人性是关键。所以朱多锦先生所说“人之初,性本性”,我不同意,那只是说的人性中的基础部分即动物性部分。人是有动物性,这是成为人的基础,人性的关键是什么呢?情感是人性的关键。决定了人性的高度,无欲则刚,有情则柔,我想人类的目标应该是刚柔并济。要靠朱老师说的三点去完成,那就是道德、法律和宗教。

慧敏:
  人性首先与人权联系在一起,但是我们的人权不平等,不光是不平等,还有些任性的变异。解决中国问题就要尊重人性,尊重人性就要解决人权。“人民”这个词太抽象了,我们以前都是用“国民”。

字数:1436 人气:25 收藏:0

支持本书

评论区

手机版/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3-2017 觅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觅涯 鄂ICP备13008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