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文学

满江红•鬼门关

发表于2024-01-15 22:31  作者:写手孙世元


  词林正韵•第四部(仄声)•一组韵• 双调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韵,后段十句五仄韵——柳永正体。

  六万空濛,衔接处、大容苍莽。
  耸鬼门、控封粤海,扼喉黔楚。
  蜃吐三江寥落梦,虹垂五岭萧条雨。
  孳瘴气、酷似奈何桥,伤行旅。

  擎桂酒,拈香炷。寻碑碣,临营戍。
  东汉马伏波,德标文武。
  西破戎羌惊海内,南征交趾传环宇。
  薏苡案、方晓得,陪君如陪虎。

注:
  鬼门关-----古关名,又称天门关,位于位于广西北流市北流镇甘村天门山,界于北流、玉林两县间,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古代为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

  六万------即六万大山,其地理位置横跨广西浦北、博白和玉林三地长约70公里,宽30-40公里其主峰葵扇顶,位于浦北县六硍镇与玉林交界处海拔1118米,其他诸峰海拔也都在500-800米。

  大容-----即大容山,位于广西玉林诸城交汇处,距离玉林市城区40公里,距离北流市23公里,地容山貌以其包罗万象、无所不容而得名,于公元917年被后汉高祖刘䶮封为“南方西岳”。

  三江----指的是西南三江,分别是长江、珠江和澜沧江。

  五岭-----指的是长江与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及周围群山,一般是由西向东排列,分别是越城岭(湘桂间)、都庞岭(湘桂间)、萌渚岭(湘桂间)、骑田岭(湘南)、大庾岭(赣粤间,腹地在江西大庾县),横亘在湖南、两广、江西之间。是史称南岭者的主要构成。

  孳瘴气----鬼门关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潮湿环境,路途险恶、荒凉。古时候这里瘴气滋生,蚊虫鼠蚁繁多。夜里被一团白雾笼罩,鸦雀悲鸣,甚是可怕,而习惯在北方和中原生活的官员被贬谪,经过鬼门关,如临生死之界,几乎无生还之望。《徐霞客游记》中记道:“鬼门关在北流十里,颠崖遂谷,两峰相对,路经其中,谚所谓‘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言多瘴也。”

  奈何桥-----即中国民间神话观念中人死后转世投胎必经的地点,相传有一条路叫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上有一座桥叫奈何桥。这里借指发配过鬼门关的罪徒有去无回之意。

  马伏波-----马援(前14年-49年),字文渊,今陕西省兴平市东北人,东汉著名军事家。汉光武帝时,拜为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

  西破戎羌-----建武九年(公元33年),马援被任命为太中大夫,作为东汉名将来歙的副手,统领诸军驻守长安。从新朝末年开始,塞外羌族不断侵扰边境,不少羌族更趁中原混乱之际入居塞内。金城一带属县多为羌人所占据。来歙就此事上书,说陇西屡有侵扰祸害,除马援外,无人能平。,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光武帝玺书拜马援为陇西太守。马援派步兵骑兵三千人,在临洮击破零羌,获马牛羊万余头,八千多羌人向马援投降。还有拒不投降的羌人在北山上屯以精兵,马援走小路,突袭其营,羌人大惊,远迁到唐翼谷中,马援再追击,分遣数百骑绕到羌兵背后,乘夜放火,击鼓呼叫,羌兵大溃。马援因兵少,没有穷追,收羌人粮谷畜产而回。战役中,马援被羌人射穿小腿,光武帝以玺书慰劳,赐牛羊数千头,马援把所有东西都分给宾客。当时,金城破羌以西,离汉廷道途遥远,又经常发生变乱,不好治理。朝廷大臣商议,要把该地区舍弃。马援持不同意见,他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破羌以西的城堡都还完整牢固,适于固守;第二,那地方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第三,假如舍弃不管,任羌人占据湟中,那么,以后将有无穷的祸患。刘秀听从了他的意见,命武威太守把从金城迁来的三千多客民全都放回原籍。马援又奏明朝廷,为他们安排官吏,修治城郭.建造工事,开导水利。鼓励人们发展农牧业生产,郡中百姓从此安居乐业。马援还派羌族豪强杨封说服塞外羌人,让他们与塞内羌族结好,共同开发边疆。另外,对武都地方背叛公孙述前来归附的氐人,马援以礼相待,奏明朝廷,恢复他们的侯王君长之位,赐给他们印缓,并撤回马成的军队。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武都参狼羌与塞外各部联合,杀死官吏,发动叛乱。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行至氐道县境时,发现羌人占据了山头。马援命令部队选择适宜地方驻扎,断绝羌人的水源,控制草地,并以逸待劳。羌人水草乏绝,陷入困境,首领们带领几十万户逃往塞外,剩下的一万多人也全部投降。从此,陇右安定。马援在陇西太守任上六年,恩威并施,使得陇西兵戈渐稀,人们也逐渐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马援事朝廷,几乎是边地告急,就立即驰赴,可谓北出塞漠,南度江海。公元44年,乌桓侵犯边境,马援再次挂帅出征。他利用地形优势,设伏兵击败了乌桓军队,为东汉王朝守住了北方边疆。此战不仅体现了马援的英勇善战,也展现了他的忠诚和爱国情怀。

  南征交趾-----建武十六年(公元34年),交趾那座冷州(今越南北部)雄将之女征侧、征贰姐妹因不满太守苏定的严厉执法,率众反汉,刘秀封马援为伏波将军,率兵南征交趾,路经鬼门关时,于其西侧之岭驻扎。此时,征侧、征贰姊妹一呼百应,邻近的九真、日南、合浦等郡民众亦纷起骚动,先后攻取65座城邑。征侧自立为王。交趾刺史及诸郡太守各自坚守城池,向朝廷告急。十七年,以马援为主帅,扶乐侯刘隆为副帅,率楼船将军段志等进至合浦时,段志患病身亡,所部由马援一并统领。马援率军“缘海而进,随山刊道千余里”(《后汉书•马援传》)。十八年春,汉军行至浪泊(今越南永安东南),与征侧、征贰军相遇,大破二征军,斩首数千级,降者万余人。马援率兵追至禁溪,征侧军溃败逃散。翌年正月,征侧、征贰败死。马援率大小楼船2000余艘、士兵2万余人南下,追击九真境内征侧余部都羊(一作都阳)等,从无功(今越南清化省境内)至居风(今清化市西北),斩俘5000余人。至此,交趾完全平定。在此次行军与作战中,东汉军因瘴疫死者近半。马援在当地建城开渠,发展生产,调整汉律与越律之间的矛盾,“申明旧制”,强化了地方政权建设。后来在凯旋之时,汉军浩浩荡荡经“鬼门而立碑,五里而歇马”。今天,在鬼门关旁歇马岭,人们仍然依稀看到当时马援军队屯兵痕迹。北流民国县志记载有清代李延柱的诗《歇马岭怀古》:“传闻马伏波,南征懔兵仗。此地偶停骖,连营开玉帐,想当挥鞭时,酣战貔貅壮。军声山动摇,杀气林震荡。铜鼓鸣渊渊,飞骑龙走塘。铜柱奠南交,功成万古仰……”

  薏苡案-----“薏苡”是一种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其果仁被称为“天下第一米”和“世界禾本科植物之王”。薏苡具有健脾养胃、袪湿消肿、补肺气、行水气、镇静及除拘挛等功效。然而,此物却与曾为汉光武帝刘秀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的伏波将军马援的一段冤案有关。起初,马援奉令率大军去南疆平定叛乱,常吃薏米,因薏米能除瘴气,久服能轻身省欲。南方薏苡果实大,马援想作为种子,回军时载了一车。薏苡形状看上去有点像珍珠,由于马援当时很受光武帝器重,权贵们不敢有所动作。一次马援患病,而梁松前往看望,在床边向马援行礼,马援没有回礼。梁松走后,马援的儿子说:“梁松是陛下的女婿,贵重朝廷,公卿以下莫不害怕,大人为何独不答礼他?”马援说:“我是梁松父亲的朋友,就算他显贵,怎能失掉长幼的辈份呢?”梁松因此记恨马援。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南方武陵郡五溪蛮暴动,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征剿,冒进深入,结果全军覆没。马援时年六十二岁,请命南征。刘秀考虑他年事已高,而出征在外,亲冒矢石,军务烦剧,实非易事,没有答应他的请求。马援当面向刘秀请战,说:“臣还能披甲上马。”刘秀让他试试,马援披甲持兵,飞身上马,依然是英雄气概,光武帝也就同意了。马援为什么不顾年老,执意请行? 马援在出发前说出缘由:我受国家厚恩,应该有所报答,我的年纪大了,能报恩的日子很有限了。今天能有此机会为国效命,很是高兴,就是死于战场,也十分甘愿。但是,皇帝身旁的那些权要子弟,难与共事,又会讲些小话,让人很是讨厌。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到,马援的人生态度就是不放弃任何贡献一己之力的机会,年纪虽大,老当益壮,只是他已预见这些权贵子弟将会带给他很大的困扰。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马援率部到达临乡,蛮兵来攻,马援迎击,大败蛮兵,斩俘两千余人,蛮兵逃入竹林中。此前,当部队到下隽时,有两条路可走,一是经壶头山,一是经充县。经壶头山,路近,但山高水险,经充县,路远,粮运不便,但道途平坦。究竟该从哪儿进发,刘秀开始也拿不定主意。耿舒,就是马援在出发时说的那些权贵子弟中的一个,想从充县出发,而马援则认为,进军充县,耗日费粮,不如直进壶头,扼其咽喉,充县的蛮兵定会不攻自破。两个人意见不一致,便上表说明情况,请皇帝裁决,皇帝同意马援的意见。三月,马援率军进驻壶头。蛮兵据高凭险,紧守关隘。水势湍急,汉军船只难以前进。加上天气酷热难当,好多士兵得了暑疫等传染病而死。马援也身患重病,部队陷入困境。要命的是,耿舒却在此时写信给其兄好畤侯耿弇,告了马援一状:“前次我上书建议当先进攻充县,粮虽难运而兵马得以展开使用,军人数万争先奋进。今困在壶头不得进,大众忧郁将死,实可痛惜。前次到临乡,贼无故自己到来,当时如果乘夜攻击,就可消灭掉。伏波用兵像西域的贾胡,到一处后就止步不前,因此失利。今果然困于疾疫,都如我所预言的一样。”耿弇收到此信,当即奏知刘秀。刘秀就派虎贲中郎将梁松去责问马援,并命他代监马援的部队。梁松到时,马援已死。梁松旧恨难消,随即上书诬告马援从南方搜刮了大量的明珠宝物,归为己有,薏苡冤案,由此炮制出笼。光武帝竟然相信了这些不实之辞顿时大怒。随后,马武、侯昱等人也相继上表章,说马援确曾运回过一车珍稀之物,这使得刘秀更加愤怒,当即追收马援新息侯印绶。马援的家人不知皇帝为何如此震怒,不知马援究竟身犯何罪,惶惧不安。马援的尸体运回,不敢埋在原来的坟地,只买了城西两亩地,草草埋葬了事。马援的宾朋故旧,也不敢到马家去吊唁,景况十分凄凉。葬完马援后,马援的侄儿马严和马援的妻子儿女们到朝廷请罪。刘秀拿出梁松的奏章给他们看,马援夫人知道事情原委后,先后六次向皇帝上书,申诉冤情,言辞凄切,但刘秀无动于衷。照说,马援有丰功伟绩于国家、朝廷,也有功于光武帝刘秀,这是人人尽知的事;然而,马援的下场却是伴君如伴虎的真实诠释。谁料,就在许多人为之叹息,却又无人敢为此事发不平之鸣的时候,县令朱勃上书《诣阙上书理马援》,为马援辩护,陈述这二十二年来马援的贡献,指出现在其家属境遇的凄惨,要求朝廷公卿对马援的功过,详加评定。同时,朱勃指出谗言可畏,谗言误国,明主不可偏信谗言。光武帝看了,“意稍解”,好像是说气消了一点,随后马援才得以安葬。明末文学家朱彝尊曾有“梧桐夜雨词凄绝,薏苡明珠谤偶然”的诗句,指的就是这段典故。后世遂以“薏苡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故意颠倒黑白,糊弄是非。

  2024-1-8农历癸卯兔年十一月二十七

  孙世元,网名: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男,大学文化,三级作家,下过乡,当过兵,修过飞机,开过火车,在铁路多经部门经过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八大代表。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陆续发表文学作品,在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中、长篇小说创作,曾在《章回小说》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煤台老凿李宝昆》(2001年6期)《无规则游戏》(2002年2期)《辽西炮手》(2003年2期)《谜底在新婚之夜揭晓》(2003年11期)《鬼节》(2004年8期)等省市级文学期刊及各大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古体诗词,散文,影视剧本,理论课题,报告文学很多很多,仅在《中国诗歌网》就发表诗词六百七十多首,在《江山文学》《觅涯网》《中国网络诗歌》《诗词在线》《中文诗歌网》《大中华诗词论坛》《天涯网诗词比兴论坛》等等大型网媒发表现代诗歌及旧体诗词两千余首。本人从一九八五年第一篇散文《冬登华山》第一篇小说《带号码的路徽》见诸报端起,时至今日已公开发表作品达三百万字。

字数:4761 人气:616 收藏:0

支持本书

评论区

手机版/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3-2017 觅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觅涯 鄂ICP备13008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