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文学

满庭芳•昆仑关

发表于2023-06-15 09:45  作者:写手孙世元


  词林正韵•第十一部(平声)•一组韵•双调九十五字,前后段各十句、四平韵——晏几道正体。

  八桂咽喉,三湘襟带,贯穿百越危陉。
  牌坊双峙,剑塔伴碑亭。
  百二雄关绝世,昭日月、历尽峥嵘。
  蓦回首,泱泱华夏,半壁付东瀛。

  同仇伤国步,长男入伍,少女应征。
  戴安澜,裹尸马革成名。
  死守九塘高地,郑洞国、铁旅蜚声。
  昆仑阙,国军将士,热血染旗旌。

注:
  昆仑关-----位于广西南宁市宾阳县与南宁市昆仑镇交界处,距广西首府南宁市50公里,相传此关由汉代伏波将军马援所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1939年12月18日,中日双方在这里展开大战,双方主战的都是善打硬仗的部队:日方主力是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坂垣旧部第五师团;中方主力是当时装备最精良的、由杜聿明将军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5军。中国军队在当地群众的支援下,血战十余天,终于收复了宾阳昆仑关。


  八桂-----原指桂林市,后代指广西。经考证,“八桂”之美称是从古代《山海经》中“桂林八树,在贲禺东”演变而来。 韩愈在《送桂州严大夫》诗中云:“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意思是广西在湖南之南部,元朝黄镇成也云:“八桂山川临鸟道,九嶷风雨湿龙滩。”可见八桂之名深入人心,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三湘-----湖南别称。“三湘”是指“潇湘”、“蒸湘”、“沅湘”之简称。宋朝诗人扬万里有“来从八桂三湘外,忆折双松十载前。”之句。

  百越-----先秦古籍对南方沿海一带诸族的泛称,据《汉书•地理志》记载,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也就是从今江苏南部沿着东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广西及越南北部这一长达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内,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区。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指出在春秋有于越,战国有杨越,汉有瓯越、闽越、南越、骆越,三国时尚有山越。其分布地区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越南或至安徽、湖南诸省。

  牌坊双峙-----指昆仑关景区的南北两座牌坊。南牌坊正门横额刻有:陆军第五军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墓园(杜聿明题),国民政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蒋介石)题内柱联,国民党第五军军长、陆军中将杜聿明题外柱联,国民党军委会委员、第五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一级上将李宗仁在南门右门楣(东面)题词,国民党军委会委员、办公厅主任、军令部部长、陆军二级上将徐永昌题在南门左门楣(西面)题词,国民政府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在南门牌坊北面题内柱联,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在南门牌坊北面题外柱联,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中将加上将衔张发奎在南门牌坊北面右门楣题词,国民党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中将加上将衔余汉谋在南门牌坊北面 左门楣题词。在南牌坊后面,建有331级花岗岩石台阶,直达海拔306.2米高的昆仑山顶。北牌坊则是一门两柱结构。牌坊分别刻有陈诚、张治中、林蔚、黄旭初的题词(联)。

  剑塔伴碑亭-----剑塔即纪念塔,形状如一把三刃利剑直刺苍穹,位于昆仑山之巅,高14.74米。每面刻有“昆仑关之战阵亡陆军第五军纪念塔”字样。至于碑亭即纪战碑亭,为六角形传统建筑风格,亭内正中立一块石碑,碑文为杜聿明撰写,详细记录了1939年昆仑关大战的经过。

  东瀛------古代时候称日本为“东瀛”,其主要原因是“瀛”这个词有海岛的意思,日本是个岛国,而地理位置又正好处于我国的东边,所以就被称之为东瀛。

  戴安澜-----原名戴炳阳,字衍功,自号海鸥,汉族,安徽省无为市洪巷镇练溪社区风和自然村人。国军名将,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爆发时,戴在国民党军队中任73旅旅长,曾先后参加过台儿庄战役、中条山战役、武汉保卫战等著名战役并屡创日寇。 1938年5月戴晋升为89师副师长,1939年1月,徐庭瑶调升为装甲兵团司令,戴安澜充任师长,后调升中央军王牌第5军第200师少将师长。1939年冬,国民党第5军军长杜聿明率部在广西大明山区与日寇血战于昆仑关,戴将军亲赴战壕指挥,冲锋陷阵,首克同兴堡。昆仑关战役一个多月,歼敌6000余人,俘获甚多,毙敌旅团长中村正雄和联队长三木吉之助于九塘和昆仑关之间。战斗中戴将军身负重伤,仍奋勇作战,因此荣获国共两党联合颁发的三黄"宝鼎"勋章。1942年初,我国派出远征军进入缅甸,第5军和第6军从曼德勒向南推进,打击日本侵略军。3月18日,戴将军率第5军200师担任过远征军先头部队入缅抗日,进驻缅甸南部的同古(东瓜)地区,同日寇第55师团展开激烈战斗,戴以孤军深入,奉命固守10天,以待援军。同古地区乃一片平原,无防守之地势,3月20日,日军向驻守同古的第200师各主要阵地发起了进攻。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戴安澜表示了决一死战的坚定信念,于当日晚召集全师营以上军官开会,带头立下了 “誓与同古共存亡”的遗书,他说:“此次远征,系唐明以来扬威国外的盛举,虽战至一兵一卒,也必死守同古。”并宣布了如下命令:“如本师长战死,以副师长代之;副师长战死,以参谋长代之;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由于敌人炮火密集,造成我方伤亡猛增,掩体被毁。戴安澜指挥将士利用残垣断壁、炸弹坑继续抵抗。他还采取百米决斗术,等攻击的敌人到达50米处时,才从战壕里一跃而出,或用手榴弹集中投掷,或用刺刀进行肉搏。同古保卫战历时12天,200师以高昂的斗志与敌鏖战,以牺牲800人的代价,打退了日军20多次冲锋,歼灭敌军4000多人,俘敌400多人,予敌重创,打出了国威, 掩护了英缅军第1师的安全撤退,救出英军战车团,英军拱手作揖致谢。同时还救出了此后在意大利战场上颇为著名的哈罗德•亚力山大少将。这是中国远征军对英军、缅军作出的重大贡献。当时,英国《泰晤士报》也予以报道,表示赞赏。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远东战场上唯一的捷报。戴将军完成固守同古以待援军之使命,遂奉令突围,经一天一夜激战,进克棠吉据点。后因大批日寇由泰国、老挝边境窜入我军后方进行围攻,戴将军孤军作战,四面受围,形势危急,上级急令其突围回国,相机歼敌。戴将军率部突围,退入泰、缅老边区原始森林地带野人山,无衣无食,以野草杂菜充饥,爬山越岭70余日,备极艰苦。日寇据险阻击,1942年5月16日大雨滂沱,戴将军在一个小平山坡上指挥夺取敌军阵地时,不幸被敌军枪弹击中肺部,血流如注,当时又无医无药,伤口发炎溃烂,进军至茅邦时,流尽最后一滴血,5月26日下午5时40分与世长辞。年仅37岁。全军闻之,无不泪下。当时缅境无木棺,将军马革裹尸回国。途经保山,由于戴将军驻军保山年余,军纪严明,深受人民群众之爱戴,因之保山家家户户门前设祭。复经昆明、贵阳、柳州等地,至全州,将遗体安放于湘山寺内,沿途民众,隆重奠祭,无不怆然泪下,哀叹痛失英豪!戴将军的精神和业绩,曾得到国共两党和美英盟国的高度评价,称其为近代以来中国军人中“立功异域,扬大汉声威”的“第一人”。1942年秋,国民党第5军在广西省全县召开了大规模追悼会,大会由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桂林行营主任李济深主持。在戴安澜烈士的遗像前,放满了花圈和挽联。1947年秋,戴将军灵柩由广西全县运回芜湖赭山公园的小赭山南麓,安徽省各界人士为纪念戴将军为中华民族英勇牺牲的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将灵柩安葬于芜湖市风景如画的小赭山之阳,并筹建陵园。戴将军的老同事杜聿明、徐庭瑶等专程来芜主持葬礼,并致哀悼。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安澜为陆军中将,并批准戴安澜的英名入南京忠烈祠。

  郑洞国------字桂庭,汉族,湖南省常德市石门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曾参加东征和北伐,是最早参加抗日战争的国民党将领之一,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933年率部参加了长城古北口抗战,“七七事变”后,相继率部参加保定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鄂西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等战役,屡创敌顽,战功卓著。郑洞国所率领的荣誉第1师其战斗力可以通过两场战役体现出来,第一场战役是昆仑关战役,第二场战役是中国远征军反攻滇西的松山之战。1939年12月,国民革命军第5军军长杜聿明指挥部队承担反攻昆仑关的重任。第5军的作战部署是让以荣誉第1师承担强攻任务,中国军队第5军集中炮兵团和师属炮兵营的所有火炮,对昆仑关日军阵地展开炮击。在炮火掩护下,第5军荣誉第1师的官兵集中兵力,猛烈冲击日军防线,双方在各个阵地上展开了惨烈的近战和肉搏战。日军怎么也想不到,中国军队会冲破其防线。第21旅团指挥官中村正雄少将请求支援,日军一个联队向昆仑关开进。战斗越来越激烈。12月19日凌晨,荣誉第1师再次出击,向日军坚守的635高地展开猛烈进攻。经过激战,635高地被荣誉第1师收复。24日,荣誉第1师经过浴血奋战拿下了罗塘高地。日军一部赶来支援,荣誉第1师的2个荣誉团在九塘东北抵抗日军进攻。每争夺一个阵地,荣誉第1师的官兵都要和日军反复拼杀。日军战史承认:(昆仑关战役)是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来,日本陆军“最为黯淡”的时期。就这样,经过14天的激烈战斗,1939年12月31日中午,日军往九塘方向溃退,中国军队夺回昆仑关,取得昆仑关战役的最终胜利。昆仑关战役中日军伤亡5000余人,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基本被全歼,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其班长以上的军士官死亡率达85%以上,以至于战争后期日军不得不空投军官来指挥作战;而中国军队也付出了惨重代价,共牺牲14000余人。“昆仑关战役是桂南会战中的重要一战,中国军民在此浴血奋战,经历一场硬碰硬的战场厮杀后取得大捷。昆仑关战役的胜利保卫了当时我国的运输大动脉,保卫了西南大后方,是与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同享盛誉的伟大战役。” 而郑洞国率领的荣誉1师经过浴血奋战坚守441高地,为中国军队取得昆仑关战役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时间到了1944年,从7月上旬开始,荣誉第1师奉命猛攻松山阵地。7月5日,荣誉第3团在炮兵2团的炮火掩护下,组织突击队进攻松山主峰阵地。经过激战,荣3团官兵损失很大,被迫撤回。到了7月7日,荣3团参加了进攻滚龙坡的战斗。由于日军依托有利地形拼死顽抗,荣3团的进攻迟迟没有进展。8月开始,荣誉1师集中兵力强攻松山。荣誉2团在松林坡遭到日军抵抗,伤亡很大。荣誉第3团在靠近松山顶峰遭到日军火力阻击,损失惨重。为了拿下松山,荣誉第1师将士拼尽了全力。必须改变战术了!第8军决定用爆破战术拿下松山。经过爆破和最后强攻,到9月上旬,第8军荣誉第1师、第103师、第82师官兵将松山日军1200多人全部歼灭。而荣誉第1师也付出了巨大代价。松山收复了,后方物资源源不断的向进攻腾冲、龙陵的大部队送了过去,为整个滇西大反攻做出重大贡献。在昆仑关、松山两大战役中,郑洞国的荣誉第1师其承担的任务都是硬仗恶仗:昆仑关战役,荣誉第1师死磕居高临下的日军第5师团,全师有数以千计的官兵壮烈殉国。血战松山,荣誉第1师面对日军构筑的地下立体防线,以巨大的代价和友邻部队一起拿下了松山主峰。荣誉第1师无愧于荣誉,无愧于抗战老兵组成的中国部队。1945年郑洞国率部由缅甸回国,历任第三方面军副司令、东北保安副总司令、代总司令等职,1948年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时刻,脱离国民党阵营。建国后,他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参事、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委员、第五、六届常委,第五、六、七届民革中央副主席,黄埔同学会副会长,长期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1991年1月27日,郑洞国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去世后受到两岸共同追悼。

  2023/5/31农历兔年四月十三

  孙世元,网名: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男,大学文化,三级作家,下过乡,当过兵,修过飞机,开过火车,在铁路多经部门经过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八大代表。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于八十年代陆续发表文学作品,在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中、长篇小说创作,曾在《章回小说》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煤台老凿李宝昆》(2001年6期)《无规则游戏》(2002年2期)《辽西炮手》(2003年2期)《谜底在新婚之夜揭晓》(2003年11期)《鬼节》(2004年8期)等省市级文学期刊及各大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古体诗词,散文,影视剧本,理论课题,报告文学很多很多,仅在《中国诗歌网》就发表旧体诗词六百七十多首,在《江山文学》《觅涯网》《中国网络诗歌》《诗词在线》《中文诗歌网》《大中华诗词论坛》《天涯网诗词比兴论坛》等等大型网媒发表现代诗歌及旧体诗词两千余首。本人从一九八五年第一篇散文《冬登华山》第一篇小说《带号码的路徽》见诸报端起,时至今日已公开发表作品达三百万字。

字数:5118 人气:558 收藏:0

支持本书

评论区

手机版/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3-2017 觅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觅涯 鄂ICP备13008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