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武关怀古》
发表于2022-12-08 16:35 作者:写手孙世元
《摸鱼儿•武关怀古》
词林正韵•第四部(仄声)•一组韵•双调一百十六字,前段十句六仄韵,后段十一句七仄韵——晁补之正体。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最无端、雄关依旧。历经多少风雨。
武河喘急商山兀,绝塞西风难度。
封鄂楚。锁晋豫、一夫独断秦川路。
怀王跋扈。怎识得张仪诓言,嬴稷诈术遭秦虏。
思宗虐,擅杀督师首辅。犯边满靼如虎。
关中灾祸朝廷误,苦难苍生无助。
神鬼怒。闯贼怖、成王败寇应天数。
怅然北顾。只可叹崇祯,倒行逆施,吊死景山树。
注:
武关-----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出关东行,沿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因此武关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
怀王------即楚怀王熊槐,芈姓熊氏,楚威王之子,楚顷襄王之父,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
楚威王十一年(公元前329年),楚威王去世,熊槐继位,史称“楚怀王”。在位期间,他曾破格任用屈原进行改革,使得20多岁的屈原就做了楚国的左徒,深得怀王信任。屈原担任左徒后,进行一系列变法改革,制订并出台各种法令,民心沸腾,楚国形势大变。然而,屈原的改革精神和措施,招来了贵族大臣的激烈反对和嫉妒,以至于在怀王身边不断地进献谗言,诽谤陷害屈原之能事。最后,楚怀王终于对屈原产生怀疑,先疏远,后放逐,使得屈原的变法半途而废。后来,楚怀王执政中独断专行,专横跋扈,虽然击败魏国,夺取八城;担任五国联盟的纵长,合纵伐秦;灭亡越国,拓境江东。但不听劝阻,一意孤行,发动丹阳、蓝田之战,损兵折将、痛失汉中;但不思悔改,又发起历垂沙之战,再遭惨败,国土沦丧,终至楚国逐渐走向灭亡、
张仪诓言------即张仪欺楚典故。张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早年入于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出山之后,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游说六国入秦。得到秦惠文王赏识,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以“横”破“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受封为武信君。时间到了公元前314年,齐宣王和楚怀王结成为了同盟,声势很大。秦惠文王原计划攻打齐,但由于齐、楚联盟而无法成功。毋庸置疑,要想贯彻张怡的“连续横向”战略,就必须瓦解楚国。于是秦相张仪来到了楚国。张怡不但绝顶聪明,而且巧舌如簧,他先找到楚王最宠任的大臣靳尚,投其所好,送其所要,极尽收买之能事,然后才去见楚怀王,并以诡诈与无耻之术,谎称秦国愿意把六百里商於之地归还楚国,但前提条件是楚国必须立即与齐国断交。愚蠢的楚怀王信以为真,于是不顾舆论汹汹,蒙受道义谴责,竟迅速派人去大骂齐国国君,可想而知,齐国国君顿时勃然大怒,结果使得同志加兄弟一般的军事同盟立即土崩瓦解,齐楚两国顷刻化友为敌。就这样,楚怀王不辨忠奸,被面前的蝇头小利所蒙蔽,听信张仪和勒尚的鬼话,一边派人去同齐国断交,一边派逢侯丑与张仪去秦国接受六百里商於之地。张怡继续蒙骗工作,一路与逢侯丑聊天,称兄道弟使其信服。直到咸阳城外,张怡稍微做了假动作,装着喝醉,从车里直接摔下来,摔断了腿,让他的人赶紧把它送到城里。从此一连三个月,张仪躲得无影无踪,逢侯丑上天入地也没找到张仪。三个月过了,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逢侯丑终于把张仪盼出来了。楚国使者逢侯丑说,您看,张大人,我们把与齐国的关系彻底断掉了,是不是你也该兑现诺言,把六百里商於之地给我们楚国了吧?张仪装糊涂说:什么地?使者说,商於之地六百里呀!张仪突然变脸说:我什么时候许诺要把六百里商於之地给你们楚国?你们的王脑子不好,耳朵也坏了吗?我们秦国每一寸土地都是三军将士血战得来的,怎么可能平白无故送给你们楚国?肯定是你们楚怀王听错了!我只是说把秦国封赏给我自己的六里地划给楚国,从未说过商於六百里:官凭文书私凭印,你们楚国跟我要六百里,有什么凭据? 然而,楚怀王的愚蠢并没有止步,人们常说,越是没用的人脾气越大,楚怀王就是这种没用还脾气特别大的人。他被秦国戏耍之下盛怒不已,恨不得马上就把秦惠文王抓来碎尸万段,因此,他迅速命令屈丐作主帅、逢侯丑作副帅统兵十万远征伐秦。他却全然忘记了自己如此昏庸之下的楚国,内政、军事早已腐败透顶,特别是由于与齐国的背信弃义,已经得罪了天下列国,更要命的是楚军实力早已大国空壳,今非昔比,如何能与强秦抗衡?随后,秦国也派出十万大军迎战楚军,但秦国主帅彭章、副帅甘茂俱是当世名将。秦楚两军在丹阳会战,楚军在异常强大的秦军面前不堪一击,迅速崩溃,秦军缩小包围圈之后对楚军展开了无情屠杀。最后,十万楚军只有两万余人逃生,其他全部葬身沙场,包括主帅屈丐和副帅逢侯丑等70多名高级将领。秦军乘胜追击,一股脑儿把楚国的汉中郡也给占了。
嬴稷诈术-----嬴稷,即秦昭襄王,嬴稷,嬴姓,赵氏,名则,又称秦昭王。战国时期秦国国君(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在位),秦惠文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较长的国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伊阙之战、五国伐齐、鄢郢之战、华阳之战和长平之战。公元前307年8月,秦武王嬴荡游洛阳,举鼎身死。第二年,19岁的嬴稷即位,是为秦昭襄王。再说丹阳大战楚军败得如此惨烈,但却依然没有打醒愚蠢的楚怀王,他疯了一般,下了全国总动员的命令,组织全国能够作战的所有男性,向秦国发动了一场规模更大的进攻。这一战,楚国倾全国之力孤注一掷,愚蠢的楚怀王像个输红了眼的赌徒,他希望一把能够翻本。结果没有最惨,只有更惨,举全国之力组成的楚军这次败得更惨,全军覆没,连个渣渣都没剩。楚怀王像个疯狂的赌徒,把楚国的家底都输了个底朝天,就因为张仪一句不着调的谎话,让楚国数十万人埋尸沙场,让楚国国力瞬间耗尽。
公元前299年,秦军陈兵楚国边境,这时的秦国已经是秦昭襄王嬴稷执政,谁知这个秦昭襄王更是个诡计多端的狠角色,他派使者送来书信,说他愿意与楚怀王相会于武关,当面订立修好盟约,归还此前侵占的楚国土地,希望楚怀王答应前来赴约。如果拒绝,那秦国就不能退兵了。楚怀王于是召集大家商讨他到底该不该去武关赴约?结果可想而知,屈原等人的话哪里抵得过靳尚等人的谗言?楚怀王于是带着靳尚前往武关赴约。楚怀王一进秦国武关,秦国就关闭了关门,楚怀王心里打鼓,问你们国王在哪里?对方回答说在公馆等你。等到楚怀王来到公馆门口,出来相迎的却是此秦昭襄王的弟弟泾阳君嬴悝,他把楚怀王迎进了公馆。这时只听外面秦国军队在布防,断绝了内外交通。楚怀王一脸惊恐之中,被嬴悝挟持到了咸阳,成了俘虏。在咸阳,楚怀王终于见到了秦昭襄王,秦国大臣却命楚怀王以觐见主人的礼节参拜秦昭襄王,楚怀王气得浑身发抖质问秦昭襄王,这是何意?秦昭襄王说,我要你楚国黔中郡,你啥时候答应给我,我就啥时候放你回去。楚怀王说,你可以谈判啊,怎么用这么下流的手段?秦昭襄王说,我的手段虽然下流,但效果很好啊!靠谈判,你能白给我几百里疆土么?然而,更让世人意外的是,楚怀王被秦国绑票了,最开心的反而是楚国。楚怀王刚上任的时候,是胸怀大志,要励精图治的,但是一意孤行,专横跋扈,触动了楚国贵族们的利益,把人都得罪完了。于是,楚国的几大贵族巴不得赶紧换一个新国王。于是楚国掌权的几大家族立即从齐国接回那个跟楚怀王早已疏远的太子熊横,并立为楚王,是为楚顷襄王。与此同时,楚国竟然通过外交途径正式通知秦国,楚国已经有新王并以登基坐殿。言下之意,楚国不会受威胁而割让土地,你有本事就撕票吧!秦昭襄王绑票勒索竟然失败,一怒之下派出十万大军攻打楚国,一口气占领了楚国边境十五个城镇。但秦昭襄王并没有放走楚怀王芈槐。至于楚怀王被秦昭襄王扣押,而太子熊横当了楚王,那么他是急着救自己的爸爸呢,还是害怕爸爸被人放回来抢自己的位子呢?不料真实情况却是,绑匪劫持人质等着要赎金,而家属更着急,但急着的却是盼着绑匪看快撕票。不过,让秦昭襄王没想到的是,自己头脑袋瓜一热,换来个烫手山芋,在扣押期间居然“逃跑了”。一开始,楚怀王试图逃回楚国,但是,渴望战争的秦国贵族们,立刻把楚怀王逃跑的消息通风报信给楚国。结果新楚王提前防范,楚国各关卡严防死守,楚怀王插翅难回了。这下子逼得楚怀王向北逃到了赵国,谁知刚接班的赵惠文王不敢得罪楚国,拒绝提供避难帮助。楚怀王又逃到了魏国。因马陵之战元气大伤,一直没恢复国力的魏国,更不敢得罪楚国,于是魏国不予接纳。最后,无处可去的楚怀王只好又乖乖回到了秦国,公元前296年,楚怀王病死秦国。
思宗虐-------思宗,即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据说:大明朝是中国古代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两百多年就出了两位勤政的皇帝,一位是朱元璋,另一位就是崇祯皇帝朱由检。崇祯帝即位之初,大力铲除阉党,勤于政事,只可惜崇祯生性多疑,暴虐弑杀,对忠臣良将大开杀戒,在治理国家上不纳忠臣谏言献策,倒行逆施,一意孤行,最终使得大明江山毁在他的手上。崇祯皇帝的暴虐弑杀主要体现在他滥杀忠臣上,其中历史上最著名的冤案莫过于他错剐了两位名流,一位是忠诚报国的袁崇焕,另一位是冒死进谏的郑鄤。袁崇焕,广东人,明末蓟辽督师。万历47年(1619年)中进士,后到辽东边关任职,得到孙承宗的器重镇守宁远。在抗击清军的战争中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因不得魏忠贤欢心辞官回乡。朱由检即位后袁崇焕得以重新启用。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后金军入关,直逼京城。袁得知后,千里迢迢赶来救援,自认为有功无罪,但朝中大臣却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引清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后金军有勾结,崇祯对此深信不疑。此时后金军也设计离间,说其与后金军有秘密约定。后金军退兵后,袁却被崇祯下狱治罪,最终被处以凌迟,罪名是叛国通敌,剐3543刀,残肉被明朝百姓争相抢食,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袁崇焕作为抗清名将,是一位争议较大的人物,到了清乾隆时期,乾隆帝觉得袁崇焕的死值得怜悯,并大加赞赏。1952年,北京改造城市建设时,请求保护袁墓,毛泽东主席称袁崇焕为“明末爱国领袖”。郑鄤[màn],字谦止,号峚阳,明代常州横林人。进士郑振先之子,少有才名,随父讲学东林。明熹宗天启二年(公元1622)进士,因上疏弹劾阉党,被降职外调,回籍候补。天启六年,杨涟、左光斗等六君子遭魏忠贤阉党诬陷入狱,郑作《黄芝歌》寄予同情,乃遭削职为民。为免遭毒手,曾远遁江西、广东一带。崇祯登基,始得返里。崇祯八年(公元1635)复起用,入京后,因批评内阁首辅温体仁,后遭温体仁诬陷,指使常州府武进县中书舍人许曦劾以“杖母不孝”和“奸妹”,由刑部尚书冯英经过审理后,报告:“郑鄤假箕仙幻术,蛊惑伊父郑振先无端披剃,义假箕仙批词,迫其父以杖母。”十一月,郑鄤被捕入狱,备受毒刑,狱中作《痛沥奇冤疏》“疾痛呼天,一字一血,字忘溢格”。 为什么崇祯皇帝对郑鄤如此痛恨?原因是他完全被温体仁的奏疏中所描绘的可怕罪行所迷惑,以致于他根本没有考虑要对这些指控进行查证。刑部的判决共三易其稿,为此崇祯皇帝撤换了刑部主审。直到崇祯12年,刑部接到皇帝的最可怕的手谕,对郑鄤的判决书改为一个字:剐!郑鄤被剐了3600刀,残肉出售,做调制疮疥中药的原材料。郑鄤的另一条罪名——奸媳,现在看来,也是一桩难以得到证实的冤案。有人统计过,崇祯皇帝在位17年,换了50位内阁大学士(相当于宰相),杀死两个内阁首辅,杀死或逼死的督师或总督多达11人,杀死巡抚11人,被他关进监狱具有大臣资格的官员就多达145人。崇祯本来有希望的朝政沉沦在宦党专权当中,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挽救国家于危难之中呢?正是崇祯的这种性格缺陷,才造成辽东边备松弛,无良将可用,而让后金有可趁之机,而对西北有农民起义错失讨伐时机,喜欢独自揽权,把个人的人格力量发挥到极致,换句话说,崇祯的性格缺陷,甚至包括他的勤政反倒奠定了大明朝的灭绝。
关中灾祸朝廷误------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夏秋间,陕北地区大旱,荒象毕露,到处皆是“父弃其子,夫鬻其妻”,“掘草根以自食,采白石以充饥”的景况。陕西地方政府面对严重灾荒,采取了一系列相应的救济措施,例如,“弭盗赈饥”、“捐俸煮粥”,并积极地向上申述,却仍未见朝廷有何举动。次年(公元1629年)春延安籍官员马懋才目睹饥荒上疏陈情:“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迨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民有不甘于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而一、二稍有积蓄之民遂为所劫,而抢掠无遗矣,有司亦不能禁治……且有司束于功令之严,不得不严为催科,仅存之遗黎,止有一逃耳。”饥民悲苦之情跃然纸上,触目惊心。崇祯终于发布指示:“延、庆等府……应议蠲赈减缓”,并令户部即刻“从长计复。”崇祯四年(1631年)正月初八日,朝廷大施赈济总算得以成行,但延绥地区的旱灾至此已经持续了4年之久。从上述可知,崇祯四年(1631年)吴甡赈陕之前,朝廷上下已经为此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讨价还价的过程,可以认为,此结果也是皇帝与官僚、中央与地方之间长时间博弈的结果。而选定吴甡为赈济御史,则又是权臣忌惮其“批绳”,有意嫁祸的安排。这些都充分彰显了明末政府内部复杂的矛盾纠葛。在政府救灾一拖再拖之下,时至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延绥一带的灾情进一步恶化,许多州县被饥民、穷兵抢掠一空。据吴甡奏称:宜君县,“延安南界之首邑也,荒山叠嶂,四野萧条……饥民扶老携幼,拥臣而哭,不忍见闻。”鄜州,“山田硗瘠,耕作绝少,饥民最多……自鄜州九十里至甘泉县,斗大山城,庐舍萧条,男妇携老幼卧道旁,皆掘草根、剥树皮而食……鹑衣鹄面,与鬼为邻,一县之内,十室九空。”延安府,“四面皆山,形势甚险……三月以前,犹斗米三钱也,今五钱无籴处矣”。延长县,“流贼数万,屯聚城下”。清涧县,“荒乱尤甚,县中之民,半化为盗,因之饥馑,人心汹汹……城十里外皆是贼巢”。绥德州,“与清涧无异,道馑野殍,惨不忍言。”米脂一县,“几于无民,从贼者十之四,流离殣死者十之六”。榆林镇,“四望黄沙,一城壁立……人如鬼蜮,草根树皮,剥食已尽,至有割死尸之肉以充饥,醢行道之人而脔食者。”等等。总而言之,崇祯四年(1631年)的延安南北早已是无处不荒,无处不乱了。而此刻,赈灾大臣吴甡受朝廷之命,千里迢迢花了21天迅速将10万两赈银送达陕西,同时立刻要求陕西官吏查清受灾户数的情况,但 "半月以来,杳无一应"。吴甡难以根据各县受灾情况进行科学的分配,但时间已经来不及,他只能下令出发,此后平均三天赈济一州县,行政效率之高令人咋舌。但赈银数量太少,几乎是杯水车薪也是不争的事实,吴甡屡次向朝廷申请再度拨款,但却并没有得到正面回应。中央政府反而是将责任不断推诿给陕西的地方政府,希望地方政府能自行解决灾荒,差一点没说让群众自救。吴甡的赈银不仅要赈灾,还要犒赏镇压盗贼的官兵和招抚叛逃的官兵,10万两银子如何够用?当地的富户藩王响应捐款的数目寥寥,真不知道如何是好。尽管明代拥有了完备的救荒措施和先例,但明末吴甡这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可叹,出任这一费力不讨好的赈济御史,对吴甡本人来说无异于一次政治迫害,逼使他不可避免地卷入重重困难与矛盾的漩涡之中。从谕旨颁发之日算,历时半年之久,从四月初一日放赈至五月二十一日全部完毕,赈济时间未足两月。在如此匆忙的时间内完成如此艰巨的赈济任务,其有效性显然是难以高估的。而此刻朝中百官只言私利,不顾民生,让朝堂成为了官员的斗兽场;腐败的吏治和捉襟见肘的财政也导致了地方基层政治秩序的崩坏,让底层百姓对政府难以表达信任,富民和藩王不再愿意捐款,灾害就一发不可收拾,致使流民四起,转瞬为盗。陕北还是乱了,神鬼难救。仅仅十余年后,当初不肯捐赠毫厘的富民藩王,如今倾家荡产,身家性命难保。最后,终于被:“秦晋之盗皆吾赤子“的大顺军推翻了这个腐朽的王朝,崇祯皇帝在懊悔和自责中上吊景山自杀,而为民请命的吴甡在宦海起复数次,最高职位在崇祯十五年时担任过内阁次辅。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被遣戍云南的吴甡听闻崇祯自缢,顿感前途无望,不再出仕。
闯贼怖------闯贼,即李自成,原名鸿基,小字黄来儿,又字枣儿,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世居陕西榆林米脂李继迁寨。李自成小时候家里穷,欠一屁股债,他的父母没有办法,只好把李自成送到地主家放羊,以此抵债。但是地主对李自成残忍刻薄,动不动就拳打脚踢。血气方刚的李自成一时冲动,忍不住出手打伤了地主。随后,李自成踏上了逃亡之路,好在老天没有把他逼到绝路上,而是给李自成一份驿卒的工作,供他生活。当时各地都在爆发农民起义,但李自成没这个心思,他只想安安生生地办好自己的差事,在乱世中求个安稳就知足了。至于狱卒这个差事就不得不说说明朝的驿递制度。明朝在全国共设立了1936个驿站。明中后期,驿递制度弊病丛生,待到明末年间,很多驿站年久失修,管理也极其混乱。时间到了公元1628年,崇祯帝执政头一年就面临国库空虚,白银短缺。御史毛羽健上疏说“驿递一事,最为民害”,接着刑科右给事中刘懋又给上疏:“当今天下州县穷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而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崇祯缺钱缺得紧,一听之下,立即下令改革,精简驿站,升刘懋改任兵科左给事中,专管驿递整顿事务。要说李自成也是倒霉,正赶在这个时候弄丢了一份公文。公文不见得多重要,但谁叫你赶上裁员。就这样,李自成失业回家,迫于生计欠下了债务。同年冬,李自成的债主,米脂当地的举人艾诏上门催讨,无钱还债的李自成被告到了县衙。欠债还钱本来就天经地义,偏巧县令又偏袒举人,于是,李自成被戴上枷锁游街,游完街又被投入狱中,关了好几个月。后来在亲友多方营救,于年底被释放。李自成怨恨举人,一出狱就找上门,把债主解决了。随后,他回到家,却发现自己入狱几个月,妻子已和人通奸,一气之下,又杀了妻子。两条人命在身,官府不能不问,吃官司不能不死,然而,即便这样,李自成也没想反抗官府,相反,他还想为朝廷效力。于是,他逃去甘肃找关系进入明军,并很快就凭借自己的努力当上把总,相当于连长,手下有百十来人,日子还算过得去。但好景不长,公元1629年冬,后金大举南下,朝廷急调四方军队赴北京勤王。李自成所在部队随总兵杨肇基、参将王国向京师进发,途经金县(今甘肃榆中)。一般来说,勤王师所经州县,此地的高级长官应该设宴犒军。但是金县县令避而不出。士兵们不悦,便在官衙前大喊大叫,王国因此处罚了六名士兵,这六人之中有三人是李自成部下。而此时的李自成早已对他的上司。王国克扣了军饷不满。于是,李自成和一帮兄弟趁机发动兵变,杀死了王国和当地的知县。这一次,李自成真的走投无路了,他只好投身农民起义。李自成一开始投靠的是王左挂,但是不久之后王左挂就投降了。李自成经过九死一生,投奔了他的舅舅高迎祥,也就是前闯王。在高迎祥的支持下,李自成的力量迅速壮大。公元1636年,高迎祥在黑水峪,遭到了孙传庭的伏击,最后兵败受俘而死。李自成伤心之余也迎来了机会,他接手了高迎祥的“闯王”称号,做了“闯二代”,然后一路北上,所向披靡。公元1642年,明军督师丁启睿、总督杨文岳及总兵左良玉等率师在朱仙镇与李自成大军决战,最后明军惨败,数万明军向李自成投降。李自成打败了孙传庭之后,陈永福、左光先、牛成虎、董学礼等人投降。随后是,大总兵姜瓖,居庸关总兵唐通,潼关总兵白广恩……纷纷率兵投降。山西、宣府、大同这些地方都是重兵集结地,光是山西就收了十几万明朝降兵。 还有在河南,陕西,河北,北京收降的大量明军。问题是,李自成拿不出这么多的军饷发给他们。这些降军于是去地方一些富户强行索取,造成了巨大影响,这个“贼”名当然就扣在了李自成的头上。
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
2022-12-4农历虎年十一月十一
孙世元,网名:当代•写手也疯狂——孙世元。男,大学文化,三级作家,下过乡,当过兵,修过飞机,开过火车,在铁路多经部门经过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八大代表。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小说研究会秘书长,于八十年代陆续发表文学作品,在九十年代晚期开始中、长篇小说创作,曾在《章回小说》杂志发表中篇小说《煤台老凿李宝昆》(2001年6期)《无规则游戏》(2002年2期)《辽西炮手》(2003年2期)《谜底在新婚之夜揭晓》(2003年11期)《鬼节》(2004年8期)等省市级文学期刊及各大网络平台发表小说,诗歌,古体诗词,散文,影视剧本,理论课题,报告文学很多很多,仅在《中国诗歌网》就发表旧体诗词五百多首,在《江山文学》《觅涯网》《中国网络诗歌》《诗词在线》《中文诗歌网》《大中华诗词论坛》《天涯网诗词比兴论坛》等等大型网媒发表现代诗歌及旧体诗词两千余首。本人从一九八五年第一篇散文《冬登华山》第一篇小说《带号码的路徽》见诸报端起,时至今日已公开发表作品达三百万字。
字数:8506 人气:731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