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文学

七律•登阅江楼

发表于2021-12-13 21:39  作者:写手孙世元


平水韵•平起•首句押韵•十一尤

躬身举步阅江楼,梦绕当年白鹭洲。
洪武孤魂藏草径,秀英遗骨匿荒丘。
屠诛国士神闻惧,滥杀功臣鬼见愁。
将相兵谋成泡影,帝王厚黑作蜉蝣。

注:
  阅江楼------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建宁路202号,狮子山巅,地处扬子江畔。明洪武七年(1374年),朱元璋欲修未成,现建筑为2001年9月竣工,因明初文学家宋濂所撰《阅江楼记》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
  洪武-----明太祖朱元璋,字国瑞,原名朱重八,祖籍濠州(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 ,明开国皇帝,年号“洪武”。 元文宗天历元年九月十八日(1328年10月21日),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为朱世珍,母为陈氏。朱元璋在家里排第四,家族兄弟间排第八,故名朱重八。至正三年(1343年),濠州发生旱灾,次年春又发生严重蝗灾和瘟疫,才半个多月,朱元璋父亲,大哥及母亲先后死去。只剩朱元璋与二哥,家里没钱买棺材,连块葬亲人的土地都没有,最后邻居刘继祖给他家一块坟地,兄弟二人用几件破衣服包裹父母尸体草草将其安葬,为能活下去,元璋与其二哥、大嫂和侄儿被迫各自逃生。朱元璋先在皇觉寺剃度做了托钵流浪和尚,从濠州一路向南到了合肥,再到河南信阳,又北走汝州、陈州等地于至正八年(1348年)回到皇觉寺。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十一,定远县土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兵,数万百姓起而响应,于是二十五岁的朱元璋脱去袈裟换铠甲,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朱元璋粗通文墨,作战勇敢机智,很快得到郭子兴赏识,被调到帅府当差,军衔九夫长,随着朱元璋不断进取,郭子兴也逐渐将其视作心腹。郭子兴正好有一养女,姓马,名秀英,是其至交马公之女。马公死后,郭子兴将马秀英收养,视同己出。郭子兴见朱元璋是个人才,便把宝贝养女马氏嫁给了他,从此后郭子兴几十万大军人人都把朱元璋称之为朱公子。朱元璋再也不叫重八,正式改名元璋,字国瑞,气势恢宏,大义名分。当时红巾军五大元帅分作两派,郭子兴占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大元帅结成一派,两派之间勾心斗角,矛盾重重。这年九月,红巾军主将芝麻李被元军杀害,其部将彭大及赵均用率兵来到濠州。孙德崖阴险毒辣见有机可乘,便挑唆赵均用绑架郭子兴,并准备将其杀掉。朱元璋闻讯后立即召集兵马并在彭大支持下救回了郭子兴。至正十三年(1353年)六月中旬,朱元璋回乡募兵,儿时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以及同村邻乡的熟人纷纷前来报名投靠,很快招募七百多人回到濠州,郭子兴自然很高兴,立马提拔朱元璋,军衔镇抚。这年冬天,朱元璋在自己招募之新兵中挑选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个心腹离开濠州,南略定远,远途中招抚张家堡驴牌寨民兵三千人,又招降豁鼻子秦把头八百人,随后,朱元璋统率这支队伍乘夜袭击定远横涧山元军大营,大获全胜,元帅缪大亨投降,其麾下二万精壮汉族士兵编入朱元璋队伍。同时,在南征南滁州途中,朱元璋得遇定远名人李善长,两人如同刘玄德拜请诸葛亮洽谈甚欢,并立即将李善长留做幕府书记,共创大业。很快,朱元璋攻下滁州,其亲侄儿朱文正、姐夫李贞及外甥李文忠前来投靠。从他们口中,朱元璋得知二哥、三哥、姐姐都已去世,朱元璋擦去眼泪化悲愤为力量,攻下滁州没多久,郭子兴由于受到赵均用、孙德崖等人排挤,无奈之中带上队伍赶到滁州与朱元璋会师。朱元璋出城迎接郭子兴并立即交出兵权,郭子兴看见朱元璋亲手建立的这支三万人队伍,纪律严明,军容肃整,兵强马壮,欢喜非常。至正十五年(1355年),朱元璋一举攻克和县,郭子兴再次提升朱元璋职务,军衔总兵官,命其镇守和州。不久后,郭子兴病逝,其麾下红巾军以及新近招募的各路人马刀枪均落入朱元璋之手,朱元璋成为这支队伍事实上的主帅。朱元璋在浙西驻扎6年,期间他一直奉行徽州谋士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为了储备军粮,朱元璋瞄准了紧靠长江对岸的太平、芜湖等地,那是真正的鱼米之乡,但只愁没有船只过江。恰好这时,两支隶属红巾军的巢湖水军前来归附,朱元璋大呼天助我也,不久便率领自己的马步军登上巢湖水军的千余艘战舰东渡长江,大将常遇春率军冲杀上岸,攻下采石府并获得大量粮食,然后一鼓作气攻克太平府。进入太平府后,朱元璋重申军纪,严禁掳掠,犯禁者立即处死,由此,朱元璋军队深受百姓拥护,随后攻克集庆路(今江苏南京)。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并定都于此,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廖永安为统军元帅,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至正十七年(1357年),耿炳文克长兴,徐达克常州,而朱元璋亲自率军攻取宁国。其后,赵继祖克江阴、徐达克常熟。胡大海克徽州、常遇春克池州,缪大亨克扬州。至正十九年(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常遇春克衢州、胡大海克处州,至此朱元璋部控制江左、浙右各地,向西与陈友谅部相邻。此时,朱元璋尽管拥有十万兵力,但所占地盘仍然很少,且四面受敌:长江上游有陈友谅,下游有张士诚,东邻方国珍,南邻陈友定。方国珍、陈友定的目标在于保土割据,张士诚则对元朝首鼠两端,没多大雄心;唯独陈友谅势力强,野心大是朱元璋占领应天府后遇到的最危险敌人。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二月,陈友谅认为反攻时机已到,于是率兵进攻洪都。朱元璋侄子朱文正率领将士坚守洪都城八十五天。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朱元璋统兵二十万,进发洪都,陈友谅获悉后,撤出洪都围军,迎战朱元璋,双方在鄱阳湖展开决战。鄱阳湖水战从八月二十九日开始,至十月三日结束,进行了三十六天。朱元璋军队充分发挥小船灵活的长处,火攻陈军,最终取胜,陈友谅被乱箭射死。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元旦,朱元璋被百官推举为吴王,建百官司属,仍以龙凤纪年,以“皇帝圣旨,吴王令旨”的名义发布命令。因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张士诚早已自立为吴王,故历史上称张士诚为东吴,朱元璋为西吴。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三月,朱元璋再次到武昌督兵攻城,陈友谅儿子陈理最终出城投降。朱元璋吞并陈友谅后,下个目标就是张士诚。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十月朱元璋进攻张士诚并一举攻下通州、兴化、盐城、泰州、高邮、淮安、徐州、宿州、安丰诸州县,将东吴势力赶出江北地区。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五月,朱元璋发布檄文声讨已成惊弓之鸟的张士诚。同年十一月,张士诚的杭州、湖州守将投降朱元璋,平江已成为一座孤城。随后,朱元璋重兵包围平江,以弓弩、火铳,巨炮,向城内日夜轰击,张士诚几次突围都宣告失败。朱元璋多次派人劝降张士诚均被拒绝,城内粮尽,以老鼠、枯草为食;箭尽后,以屋瓦为弹。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初八,朱元璋攻入平江城,张士诚展开巷战抵抗,失败被俘,自缢而死,东吴灭亡。同年十月二十一日,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25万,北进中原,并发布《谕中原檄》,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等纲领,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抗蒙元朝廷。朱元璋先取山东,撤除蒙元屏障;再进兵河南,切断其羽翼,夺取潼关,占据其门槛。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初四日,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分别为: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而后又追封胡大海为越国公、战死的丁德兴为济国公,汤和为信国公、冯国用封郢国公。次年,朱元璋于鸡鸣山立功臣庙,朱元璋亲定功臣位次,以徐达为首,次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汤和、沐英、胡大海、冯国用、赵德胜、耿再成、华高、丁德兴、俞通海、张德胜、吴良、吴桢、曹良臣、康茂才、吴复、茅成、孙兴祖凡二十一人。死者像祀,生者虚位。又以廖永安、俞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丁德兴七人配享太庙。洪武元年(1368年)七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二十七日进占通州。八月,明军进逼大都,元顺帝带领三宫后妃、皇太子等开健德门逃出大都(今日北京),经居庸关奔上都,仓皇逃回草原老家。其实,元朝这位末代皇帝(孛尔只斤•妥懽帖睦儿)是一位不错的皇帝,他和崇祯皇帝一样,本想励精图治,挽回前几任皇帝造成的混乱局面,但各个行省各行其是,不听中央指挥,导致元军在与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的战争中屡屡失败。元顺帝在继位之初,虽然也曾选贤任能,开科举,兴水利,诏令脱脱编纂《宋史》、《辽史》、《金史》,成为二十四史中仅有的三部由非汉族人主持编纂的史书,算是一位有为之君,但是元朝天数已尽,人力岂能抗天工。在元顺帝逃亡的路上,朱元璋曾派使者去招降。元顺帝在上都作一首七言律诗来答复朱元璋,题为《答明主》又名《赠吴王》:金陵使者渡江来,漠漠风烟一道开。王气有时还自息,皇恩何处不昭回。信知海内归明主,亦喜江南有俊才。归去诚心丁宁说,春风先到凤凰台。元顺帝在诗中不说自己亡国,却说是禅让给了明主,只不过是保存颜面,自欺欺人罢了。公元1370年,元顺帝在应昌府,即今天的内蒙古克什滕旗病死,终年51岁。元顺帝死后,朱元璋认为他“知顺天命,退避而去”,逃离大都时没有做焚城之事,因此给了他一个“顺帝”的谥号,也算是功过各有吧。从此,蒙古在中原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丢失四百年的幽云十六州终于被收回。洪武三年(1370年)正月,朱元璋命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左副将军,冯胜为右副将军,出兵进攻北元,势如破竹,三路皆胜,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逃到漠北,其子买的里八剌等被俘。其后,朱元璋多次北征东讨,最后全部肃清元朝在漠北既辽东的残余势力,使长城内外,天山南北,尽数纳入明朝版图。
  秀英-----明太祖朱元璋结发妻子,姓马,名秀英,孝慈高皇后马氏。马氏祖上曾是归德府宿州富豪,后来家业日渐贫困。再后来,马氏父亲马公因杀人避仇,逃亡他乡,临行时将爱女托付给生死之交的郭子兴。再再后来,马公与妻子郑媪皆死,郭子兴将马氏收为养女,并亲自教她文化知识,夫人张氏则手把手教她针织刺绣。十几岁的马氏聪明伶俐,凡事一经指导,马上知晓。年近二十的马氏,模样端庄,气质非凡。当时,朱元璋既没老婆也无家庭,由于其备受郭子兴信任与赏识,于是郭子兴与妻子张氏作主,将养女马秀英嫁给了朱元璋。郭子兴虽然器重朱元璋,但是郭子兴性情暴躁,忌才护短,又听信谗言,迟疑寡断,在别人挑唆下,曾多次猜疑朱元璋。一次,郭子兴发怒将朱元璋禁闭,不许进食,马氏得知后,亲自到厨房,“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马氏海把自家财产送给养母张夫人和郭子兴小妾张氏,请她们在义父前给干女婿说点好话,以弥缝裂痕,使得朱元璋摆脱困境。朱元璋南下之时,马氏曾负责往来文书,做得井井有条,同时她还劝朱元璋不要扰民,更不要滥杀,深得朱元璋赞赏敬佩。元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朱元璋率领大军渡江,马氏和将士的家眷仍留在和州(今安徽和县)。当时长江交通线被元军切断,和州孤立,马氏鼓励将士,抚慰眷属,稳定后方。攻下集庆路(今南京市)以后,由于战争的需要,马氏还亲手为将士缝衣做鞋。元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陈友谅率兵东下,直逼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郊),朱元璋领兵抵御。当时兵临城下,城中官员、居民有的准备逃难,有的窖藏金银,囤积粮食。马氏却镇静自若,把自己的金帛拿出来犒赏士兵,稳定军心,为朱元璋获得胜利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1368年(洪武元年)正月,朱元璋登基于应天府(今南京),国号大明,建元洪武,册立马氏为皇后。马皇后有五子,其中朱橚最为年幼,性格放荡不羁,长大后被封到开封做周定王。马皇后对他极不放心,周定王临行时,便派江贵妃随往监督,还把自己身上的旧布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木杖一根嘱咐:“周定王有过错,可以披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从此一见着慈母的旧布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为。以严为爱是马皇后对待子女的原则。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马皇后也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而对待朱元璋的义子沐英、李文忠等,她慈爱有加,细心照顾视为己出。家有贤妻旺夫相,朱元璋和其他皇帝没什么两样,做了天下也有三宫六院,而马皇后在朱元璋女色消费上,绝不采用性操纵方式,使朱元璋独宠她一人(实际上也不太可能),而是包容甚至鼓励朱元璋纳嫔妃,这些妃子包括前朝元顺帝的嫔妃洪吉喇氏、北朝鲜女人刘氏、敌人陈友谅的姨太太等等不一而足。马皇后以母仪天下的姿态非常好地理顺她们中间的关联,厚道善良,谦卑自省。马皇后虽贵为皇后,但仍坚持亲自操办朱元璋膳食,连皇子皇孙的饭食穿戴,她也必须过问,无微不至。宫人或被幸得孕,马皇后倍加体恤,嫔妃或惹恼皇上,马皇后则设法从中调停。马皇后在治理内宫上“讲求古训”,并善于借鉴前朝经验。她觉得宋朝有许多贤惠的皇后,便命女史摘录她们的家法,经常翻阅查看。有人说,宋朝皇后太过仁厚了吧?马皇后反问道:“过于仁厚,难道不比刻薄更好吗?”有一天,皇后问女史:“黄老之学是什么,引得汉朝的窦太后非常喜欢?”女史说:“黄老之学把清静无为作为根本,像弃绝仁义,让老百姓注重孝顺友爱,既它的教义。”马皇后说:“孝顺友爱就是仁义,难道有让人弃绝仁义却去讲究孝顺友爱的吗?”马皇后设法保护宫女,朱元璋曾经非常生气地责备宫人,马皇后也假装生气,让人送到宫正司定罪。朱元璋说:“为什么?”马皇后说:“作帝王的不因喜怒而随意的赏罚。当您生气的时候,恐怕有所偏重。交付到宫正司,就能判定的比较合理了。也就是说陛下您定人罪也应该交付到有关的部门罢了。”马皇后还勤俭持家并以身作则,她平常穿的衣服,洗了又洗,早已破旧不堪,也不愿换新的。后来听了元世祖的察必皇后煮弓弦织帛衣的故事,大受启发。就命人在后宫架起织布机,亲自织些绸衣料、缎被面什么的,然后以皇家献爱心的名义赐给那些年纪大的孤寡老人。而剩余的布料,马皇后则裁成衣裳,赐给王妃公主,并解释说:”你们生长在富贵家庭,不知纺织的难处,要爱惜财物。“ 朱元璋做了皇帝以后,想寻找马皇后的族人分封官爵,也想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然而马皇后拒绝说:“分封爵禄偏爱外戚之家,不合乎法律。”在马皇后的坚决拒绝下,朱元璋才停止这件事。正因为这样,朱元璋一生好勇斗狠不害怕,就怕皇后马娘娘生气或不开心。而马氏由于恪守妇道,心地善良,后宫嫔妃没人不服气,历史学家称马氏是一个合格贤淑厚道善良的正宫娘娘。洪武十五年(1382年)农历八月,马皇后在睡觉时得病。群臣请求祈祷祭祀,求取太医院良医诊治。马皇后对朱元璋说:“死生,是命运安排,祈祷祭祀有什么用处呢!况且医生又怎能使人活命!如果吃药不能见效,恐怕会因为我的缘故而降罪各位医生吧?”病情加重时,朱元璋问她想说什么。马皇后说:“希望陛下能够求取贤能的人,听取别人的意见,自始至终,认真对待,子孙都能够贤能,大臣百姓都能够有所依靠罢了。”不久马皇后去世,时岁51岁。那时候朱元璋泪流满面,悲痛欲绝,致死没有再立一个皇后。
  屠诛国士神闻惧-------做为国士,也就是一国之中才能最优秀的人物,当属大明朝开国第一功臣,丞相李善长。历史总有惊人相似之处,相隔一千多年的两位皇帝刘邦和朱元璋,竟然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出身寒微,白手起家,人生跌宕起伏,险象环生,最终夺得天下,登极九五,其相似之处简直让世人叹为观止。历史证明,李善长是对的,朱元璋统一全国,赶走北元,并没花太长时间,而一直跟随着朱元璋的李善长,自然顺理成章地被朱元璋拜相成为萧何。朱元璋论功行赏,册封六个公爵,李善长排名第一,在徐达之前,名副其实的大明朝第一功臣。不过,更让李善长感到“珍贵”的东西,是朱元璋赐给他的“免死铁券”,这东西普通诸侯有一个就足以夸耀一生,可李善长一下子就拥有两个,足见朱元璋对李善长重视程度。既然朱元璋和刘邦很相似,李善长能不知道狡兔死走狗烹,伴君与伴虎?于是洪武三年封公爵赐铁券,洪武四年李善长就辞职了,理由是最常见的托词因病辞职。李善长退下来之后,向皇上举荐了胡惟庸,这个决定将成为十几年后他被朱元璋弄死的借口。不过此刻,李善长的荣耀依旧烈火烹油,洪武九年(1376年),太祖朱元璋以亲女儿临安公主下嫁给了李善长儿子李祺,授为驸马都尉,李家辉煌达到顶点。但很快李善长就得到个处分,李祺与公主结婚一个月后,御史大夫汪广洋、陈宁上疏说:“李善长恃宠自纵,陛下因病几乎十日不能上朝,他竟然不来问候。驸马都尉李祺也六日不来朝见,召他至殿前,又不认罪,这是对陛下极大的不敬。 ”李善长因此获罪,被削年禄一千八百石。洪武十三年(1380年),胡惟庸因谋反被诛杀,而李善长的弟弟其实和胡惟庸是儿女亲家,但这个时候,朱元璋还没有像杀了李善长,李善长暂时保住了老命。洪武十八年(1385年),有人告发李存义父子实为胡惟庸的党羽,明太祖下诏免死,将他们安置在崇明,此时胡惟庸案发已经过去5年,事情还没有完,而李善长早已是唯唯诺诺如惊弓之鸟,他心里最后的希望就是他的免死金牌。又过5年,也就是胡惟庸案整整10年之后,此时的李善长已经77岁,在人到七十古来稀的古代,这已经算是高寿了,但李善长毕竟还活着,而朱元璋认为,你只要还活着就是威胁。于是突然之间,李善长的奴仆纷纷告密,指李善长与胡惟庸之间相互馈赠,密谋造反。李善长如果早点老死,或许是一件好事,但现在为时已晚,而最悲哀的竟是,李善长发现那个他视若神明的“免死铁券”如同一张过期的银行支票。朱元璋非但没管什么免死金牌,杀了李善长不算,而且连同其妻女弟侄等全家七十余人一并斩首处死,典型灭了满门,他那个做驸马的儿子倒没有死,被流放了,第二年死在流放之地。
  而大明朝第二个国士非丞相刘伯温莫属。刘伯温,名刘基,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朝至顺年间举进士,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尤其精通象纬之学,其心思缜密,足智多谋,当时天下人把他比作诸葛亮,为浙西四贤之首,朱元璋听说刘伯温如此了得,于是带上厚礼亲自请刘伯温出山。刘伯温走马上任,亲临战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朱元璋常把刘伯温比作自己的张良,是朱元璋平定张士诚,打败陈友谅,驱逐蒙古残元,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谋士。在中国民间,一直流传“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之说法。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转年刘伯温被朱元璋恩赐回乡归家,于是刘伯温居乡隐形韬迹,只饮酒弈棋,口中绝不言功。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非常重的人,这一点从大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论功封爵,大封淮西老乡就可以看出来,刘伯温是个外乡人,所以在情分上和朱元璋与刘伯温已经有所疏远。此外,刘伯温对事情的判断往往比朱元璋要准确精明,在大大小小战役中,朱元璋能想到的刘伯温也都想到了,而朱元璋想不到的事情刘伯温也想到了。朱元璋农民出身,胸襟自然不够宽广,性格也多少嫉贤妒能,对于刘伯温这等精明绝世的人物,在夺天下时或许还能忍受,而到坐天下时朱元璋固执自负的性格暴露无遗,根本看不得别人比他强,于是再看刘伯温时就有些不顺眼了。况且,刘伯温那些计策对治国安民毫无用处,却能在政治斗争中发挥巨大作用,这无疑更令朱元璋心生恐惧和猜忌。有一次,朱元璋召见伯刘伯温,就谁更适合担任丞相一职,咨询刘伯温意见。朱元璋言语之中其实暗藏着试探刘伯温的玄机,而刘伯温何等人物,早就洞悉朱元璋想法,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刘伯温也不例外。当朱元璋假惺惺的说出只有刘伯温能够担此大任的时候,刘伯温说道:“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辜上恩。天下何患无才,惟明主悉心求之。”刘伯温的意思是我不能胜任,皇上还是另请高明把!好家伙,皇上的好心被当成了驴肝肺,刘伯温的回答触碰到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自此后,朱元璋与刘伯温彻底决裂,后人把刘伯温的回答看成是其必死的催命符。洪武八年(1375年)正月下旬,刘基感染风寒,朱元璋知道之后,派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探望并带去补药。刘伯温吃过朱元璋送的补药后,觉得肚子好像有些不平整的石块挤压在一起,让他十分痛苦,且越发严重。不久后,刘伯温便驾鹤西去。其实,刘伯温与胡惟庸在朝堂上早就是死对头,而朱元璋对待此事,尽显帝王权谋,不动声色。然而,胡惟庸未必敢明目张胆地谋害政见不合的刘伯温。那么,这不得不让人心生猜想,胡惟庸谋害刘伯温肯定得到朱元璋之默许,或者是朱元璋直接授意的结果,借胡惟庸之手除去心腹之患。其实,朱元璋这样做的原因极其简单,这俩开国功臣谋士,功高盖主,谁能保证他俩不起异心。现在,朱元璋活着或许能将其震住,等一死就不好说了。因此,朱元璋为给子孙后代扫清道路,必须选择这种残忍方式。
  滥杀功臣鬼见愁--------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大明。1370年,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论功行赏,郭英与另外三十三名开国功臣被封为爵,且是公侯伯子男爵位中最高的6位公爵以及28位侯爵。 朱元璋不仅给予功臣们高官优待还将公主嫁给他们的儿子,又让皇子们娶他们的女儿来结亲家,真是其乐融融。但是没过几年,便迎来了大明朝34位开国功臣的凄惨下场,朱元璋只留3人活命。名单如下:
  1.韩国公李善长:以“知逆谋不发举,狐疑观望怀两端”罪名,将77岁李善长及全家70余口全部处死。
  2.宋国公冯胜:朱元璋诰词中称他“胜兄弟亲同骨肉”。蓝玉案发两年后被赐死。
  3.颖国公傅友德:自投奔朱元璋之后平巴蜀、征西塞、伐云南,战功显赫,因蓝玉案而被猜忌,在朱元璋宴请百官大会上,奉朱元璋之命亲手砍下二儿子首级后当众自尽,全家男女老少被发配辽东、云南。
  4.凉国公蓝玉:常遇春妻弟,有胆有谋但恃功骄纵,曾在捕鱼儿海大破北元,后因莫须有的意图谋反之罪被剥皮填草传示各地并抄家灭三族,而遭牵连致死的各级官员高达1.5万人。
  5.曹国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南征北战立下不朽功勋。他曾劝言皇帝对待官员不能太苛刻,朱元璋一怒之下便要杀他,被马皇后劝阻。李文忠病死(一说中毒死)后,朱元璋将他的医生、奴婢60多人全部灭族。
  6.永嘉侯朱亮祖:被朱元璋委以重任,在其镇守广东时鞭打官员,接受贿赂,被朱元璋得知真相后,将朱亮祖父子召到南京用鞭子活活抽死。
  7.定远侯王弼:号称“双刀王”,曾随沐英讨伐西番,又在捕鱼儿海力挫北元骑兵。蓝玉被杀后,王弼私下说了句:“上春秋高,行且旦夕尽我辈,我辈当合纵连横”,被锦衣卫侦知上告朱元璋,被赐死。
  8.淮安侯华云龙:归顺朱元璋后驱逐北元有功,在增筑北平城时,有人举报其入元相脱脱第宅,僣用故元宫中物。朱元璋闻之将其召回并在途中离奇死去,后人推测被朱元璋赐死。
  9.临川侯胡美:曾独当一面攻下福建,在查处胡惟庸党时,因其贵妃长女偕子婿扰乱宫禁,被赐自尽。
  10.德庆侯廖永忠:第一个拥有免死铁券还被杀掉的功臣,曾“功超群将,智迈雄师”,以私穿龙凤图案衣服,怀有篡国野心之罪被杀。
  11.吉安侯陆仲亨:17岁参加义军,曾被朱元璋视为腹心股肱,在惩治胡惟庸党时被家奴举报参与同谋,被处死。
  12.延安侯唐胜宗:18岁入朱元璋义军战功卓著,因胡惟庸党连坐被处死。
  13.靖江王朱文正:朱元璋亲侄儿,天才将领,坚守洪都85天,阻挡陈友谅60万大军,因未被封爵心有怨恨,抢夺妇女,卖官赚钱,朱元璋本要将其处死,后被马皇后劝阻改为幽禁。
  14.江夏侯周德兴:朱元璋发小,营建宅第超越规制,后有人揭发其子周骥与宫女乱搞,父子俩连坐受诛。
  15.平凉侯费聚:因平定云南被封侯,后被列入胡惟庸党,朱元璋找了个20多年前的借口被处死。
  16.南雄侯赵庸:归顺朱元璋后功勋卓著,封为侯爵,后被当做胡惟庸党处死。
  17.荥阳侯郑遇春:早年与兄长郑遇霖投奔朱元璋,后被列入胡党案里处斩。
  18.宜春侯黄彬:在剿灭陈友谅战役中立大功,后被论入胡惟庸党而处死。
  19.河南侯陆聚:元末官员,后归降朱元璋,被列入胡惟庸党而处死。
  20.靖宁侯叶升:元朝将领,后投降朱元璋。被列入胡惟庸党被处死。
  22.永平侯谢成、崇山侯李新:人被杀了,罪名不详。
  23.信国公汤和:带领朱元璋加入义军,救过朱元璋命。告老还乡后因中风病逝安徽凤阳。
  24.诚意伯刘伯温: 受风寒后服过朱元璋派御医送的药,服用后病情反倒严重,肚子中好像有硬块,十分痛苦,不久而死。
  25.长兴侯耿炳文:躲过了朱元璋,朱棣称帝后,有人弹劾耿炳文衣服上有龙凤图案,耿炳文知道是朱棣在捣鬼,愤而自杀。
  26.武定侯郭英:善终
  27洪武四大案 被杀的人都与这四宗案有联系:
  胡惟庸案,包括开国第一功臣韩国公李善长等大批元勋宿将皆受株连,蒙冤致死者三万余人。
  蓝玉案,明史记载“蓝贼为乱,谋泄,族诛者一万五千人”其中包括一公,十三侯,二伯。
  空印案,《明史 刑法志》说郭桓案“系死者数万人 明朝地方官几乎全亡。
  郭恒案,与空印案并称,六部及其下属官员几乎死绝,死者也在万人以上。还有景川侯曹震、鹤庆侯张翼、会宁侯张温、普定侯陈桓、舳舻侯朱寿、怀远侯曹兴等人全部被杀,更有王公贵族几十家被杀,而仅胡蓝两案就持续14年。据不完全统计,朱元璋在位期间共杀掉各类官员达到16万之多。而在开国功臣里面,只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汤和、邓愈、沐英保全身名,但是徐、常、李、邓四位功臣均死在胡蓝大案之前,如果他们活到胡蓝大案爆发其命运下场可想而知。然而,朱元璋杀尽所有功臣,扫除一切隐患,并没有给他后代打造永久平安与福荫,二百七十多年后朱明王朝大厦坍塌,朱元璋百万皇族子孙多死于李自成、张献忠之手。

  2021/12/10农历十一月初七

字数:10248 人气:1987 收藏:0

支持本书

评论区

手机版/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3-2017 觅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觅涯 鄂ICP备13008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