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文学

记忆中的小鸟——绶带鸟和翠鸟

发表于2015-11-06 08:52  作者:梦回徽州


      绶带鸟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鸟。一雄一雌一白一红,高高的冠羽,飞行时翩翩起舞,长尾摇曳。我只在家乡的竹园里看过它的身影,直到现在我都认为传说中的凤凰原形就是美丽的绶带鸟。凤和凰一雄一雌,长长的羽尾,优美的身姿,悦耳的鸣声没有哪一点不和传说中的凤凰相吻合。虽然很想捕捉他们,可看似飞不高飞不远的绶带鸟非常聪明,总是停落在高高的枝头,让你无可奈何。就连刚刚学飞的小鸟也总是在纤细的枝头让你望尘莫及。想近距离观赏一下美丽的绶带鸟成了我美好的期盼。
      绶带鸟平时总是成双成对或成群出现,飞行缓慢,时而停歇,时而滑翔,羽尾飘飘,红白相间,姿态优美。它们不吃粮食作物,主要吃小昆虫。家乡父老乡亲非常喜欢它们,不许小孩子们捕捉。在我们生活的上世纪七十年代能看到绶带鸟,得益于我们家乡有一大片毛竹林,在周围基本都无茂盛植被的山区,这片竹园成了绶带鸟唯一生活的栖息地。而今这片竹林依然是美丽的绶带鸟的栖息地。 
      翠鸟也是一种美丽的小鸟,长嘴短尾,背部翠蓝,胸部绛红,赤红嘴脚。翠鸟常直挺地停息在近水的低枝或岩石上,两眼紧盯水面,小鱼一露面,嗖地一个扎猛,长长的尖嘴准确无误地扑向目标,一眨眼的时间翠鸟早已带着战利品飞回巢穴。 
      翠鸟不仅是一位捕鱼高手,也是一位建筑大师。我曾经掏过翠鸟的巢穴,那是刚刚放暑假,我和小伙伴中午在溪沟中逮蟹摸虾,看到一只大翠鸟(我们老家有两种翠鸟,一种大如鹌鹑,一种小如麻雀,两种翠鸟生活习性基本相似)正停在一个池塘岸边的茫草杆,晌午的无风塘面一片平静,我们摒着呼吸静静观望翠鸟,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只哺育幼鸟的翠鸟爸爸或妈妈,这么热的中午,一般的鸟儿早停歇在阴凉的树枝上打盹,只有有幼鸟的爸爸妈妈不辞辛苦,为了孩子不挨饿,顶着烈日守侯在池塘边。果然过了几分钟,平静的池塘泛起的微波,一窜水泡还没有完全消失,翠鸟双腿一蹬,一头扎进水里,扑通一声响,一道蓝光冲出水面,一条小鱼稳稳地叼在嘴里,飞向半山腰的一处陡壁。我们寻踪而上爬上山,来到一处土壁下,这是一道很陡新开垦的土壁,却只有两米高左右,稀稀地长着白茅和其它小草,在土壁上半部的一丛草下,有一个直径约十厘米的洞口,洞口外有蟹壳鱼刺。无疑这就是翠鸟的洞穴。我们知道翠鸟非常灵敏,商议着在深夜里来掏巢穴,为的是能逮住盼望已久翠鸟。天刚黑,我们准备好了手电,小板凳(我们个子矮,小板凳垫脚脚能够得住掏翠鸟巢穴),蹑手蹑脚轻悄悄地摸到土壁下,放稳板凳,我站上板凳,寻到洞口,手探进洞内,摸索向洞深处伸进,突然手被狠很啄了一下,一惊,差点掉下板凳,好在半只手臂在洞内。我知道我手已经快够着鸟巢了。我迅速地伸进手,摸到了毛茸茸的的东西,手指又被翠鸟叼着,就势我用大拇指捏紧翠鸟的长喙,拖着翠鸟出洞。随后再伸进手将鸟巢掏出,四只幼鸟才刚刚长羽针,翅膀和尾巴上的羽针头上露出一线黑色。
      翠鸟的洞不知是用嘴喙还是爪子掏出来的,我想翠鸟的长喙有两个作用,第一是捕鱼,喙长,可以张开较大,捕鱼方便;其次就是长而尖,可以像啄木鸟一样啄开泥土掏洞穴,因为它的洞穴很有特点,在悬崖峭壁上,从洞口进入是逐渐向上,还有一定弧度,不似鼠蛇的洞穴,蛇穴不会在陡壁上,而且它们的洞穴是逐渐向地底下延伸。而翠鸟的洞穴是洞口略微向下,正好能容纳自己身躯,洞口比洞内低,水进不了洞口;洞道不是直的,有些弯曲,初升的太阳或落日可以照进洞口,但从外不能看见洞尽头的巢窝。在尽头扩大,翠鸟铺上茅草筑巢,进去后在这个地方可以转身,头朝外观察外面的动静。因此翠鸟是懂得风水的建筑师。由此可以肯定,翠鸟是靠自己的喙爪挖掘筑巢的。
      被逮回家的翠鸟妈妈不吃不喝,一个劲地哀鸣,只有两天时间就死了,现在想起,那是翠鸟妈妈牵挂自己的宝宝,是母性使然。而小翠鸟却老是张大嘴巴伸长脖子要吃的,喂他米饭、玉米,不一会就吐出来。晚上饿了唧唧叫,被我家的猫咪闻到气息,成了一顿丰盛的夜宵。就这样我们害了翠鸟一家。直到现在见到翠鸟我总是默默祈祷翠鸟多长个心眼,别让哪个淘气鬼再去掏洞穴。

字数:1626 人气:2162 收藏:0

支持本书

评论区

手机版/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3-2017 觅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觅涯 鄂ICP备130080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