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文学

【夏听虫吟】——蝉,歌声背后的艰辛生活

发表于2015-09-08 11:05  作者:梦回徽州


立夏过后,树荫葱茏,繁华尘世,唯有昆虫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生活习性也大相径庭。倘佯在古老的《诗经》里,我发现,我们眼中最美的昆虫——蝴蝶却没有在古老的诗歌里翩翩起舞。也许是古人的审美观和现代人不一样吧,《诗经》中有很多描写女性美的作品,其中最引人、最新奇的并非以鲜花等植物或以星月等天体来比喻女性美,而是以蛾、蝉和蝎子等昆虫来比喻、赞扬女性美。先秦时代以农业生产为主,下至平民百姓,上至高官贵族乃至天子,都会定期参加农业劳动,所以人们熟悉自然生态环境,并产生感情,自然界中的事物由于熟悉而变得美丽,这是先人对自然的热爱,昆虫也堪与贵族美女相比。在劳动中,人们也许发现蝴蝶的幼虫竟然是蚕食农作物毛虫和菜青虫,由此产生厌恶情绪。而像蝉、螽斯、蟋蟀这些对农作物危害不大,却以歌声给人以愉悦的昆虫成了歌颂对象。

 

但《诗经》却不是对蝉的鸣声感兴趣,而是外形。宽额大眼成为美女的标志。

 

炎炎赤夏,蝉声如沸,无休无尽,不仅白天无歇时,更兼“清风半夜鸣蝉”,声音高亢、漫长,忽高忽低,时断时续,此起彼伏,心情不一样时,聆听蝉声产生的意境也不会相同。季节的变迁,蝉鸣的也会改变,越近深秋,鸣声愈凄凉。蝉的种类不同,鸣声也各异,硕大的夏蝉,鸣声喧噪。浩如烟海的唐诗宋词、汉代乐府里,就有蝉鸣阵阵。

 

蝉在古人眼里很神秘,很高雅。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认为蝉不食五谷,不吃秽物,餐风饮露,引颈高歌,品质高洁。可真实的却超乎古人的想象。在夏季,蝉在树皮树壳中产下几十个卵,历经一个冬季,借助在来年夏季艳阳的温暖孵化成一条条鱼状小虫,从树皮缝隙中爬出,在树枝树杈上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粘附其上,蜕去外皮,蜕下的皮自然形成一条有黏性的长丝,一头附在树枝上,另一头与虫体相连。在风雨等外力下,幼虫扯着丝从树枝上落下,在地面上找到松软的土地,用前足挖土,藏身其中。一般在泥土下深度四十五十厘米或更深些。在黑暗的地下,蝉的幼虫靠食植物的嫩根或吸饮汁液维持生长。营养的缺乏,幼虫发育缓慢,一般需要45年,埋在地底下越深,发育年限越长,最多的可达16年。漫长的寂静隐居生活,幼虫的听觉退化。当幼虫发育成熟后,从一条肉滚滚的大胖白虫变成了一个蝉形蛹状,就会向上爬,在黎明前,找到一棵树或灌木,然后蜕去外壳,舒展开双翅,飞向树梢。蝉完成了蜕变,自由自在,白天在枝头高歌,夜晚,在树干上酣眠,饿了、渴了用喙管吸食树汁。与世无争,逍遥地生活在天地间。殊不知,在钻出地面后,其生命也接近尾声。在生命最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所有蝉儿都尽量享受生活,用尽浑身力量纵情放歌,歌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把快乐和活力奉献给养育他的花草树木,日月星辰,饮食歌唱两不误。

 

大千世界,一切事物相关联也有缺憾。蝉,大自然的尤物,用歌声独霸夏秋林间,可蝉没有蝴蝶美丽的形体,也没有蜻蜓超强的飞行技术,也没有金龟子的坚硬外壳,更没有马蜂剧毒无比的毒刺,有些臃肿的身躯却招来了不少觊觎者。飞鸟总是循声而来,一只鸣蝉就是一顿大餐。就连一个家族中马蜂和螳螂也把他当成美味。危机四伏,蝉唯一练就的本领就是消极逃避和拟色迷惑,平时趴在树枝上,灰褐色与树枝颜色相像,如果不是鸣声暴露自己隐藏之所,一般难以发现。在遇到危险起飞时,为了飞得更快,往往会喷泄体液来减轻重量加快自己逃跑速度,也给对手一点惊吓。蝉的飞行姿态并不雅观,透明的薄翅在飞行中难以支持肥硕的身躯,给人一种下坠的感觉,从树上一跃而起时不是向上飞行,而是一个俯冲,再折回向上,寻找另一棵树枝栖息。这也是逃避天敌的一个策略吧。

 

当秋风飒飒来临,,草枯叶黄,寒蝉,完成了产卵延续生命的最后使命,收起了哀弱歌声,停止了一切活动,享受着秋日最后的温暖,在那个霜露覆盖早晨,大自然的歌手如枯叶坠落,回归大地。

字数:1534 人气:1843 收藏:0

支持本书

评论区

手机版/ 电脑版

Copyright © 2013-2017 觅涯网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觅涯 鄂ICP备13008056号